工作简报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简报

工作简报

2009年学校简报第6期

2009-10-15

 质量立校 

我校精细化管理工作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自从20061229日省公安厅下发《关于印发<湖南省公安厅机关精细化管理考核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湘公通[2006]155号)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积极响应,迅速行动,认真领会精细化管理精神实质,按照“目标分解、过程控制、绩效考核、奖惩兑现”的原则,紧密联系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实际,依照学校办学规律,切实将精细化管理思路融入学校日常管理和考核工作之中,形成了一套符合学校特点的精细化管理模式,经过两年的实践与完善,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现将有关做法及所取得的实效总结如下:

一、深入发动,精心设计

2007年元月,学校召开党委会议,对学校如何开展精细化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题讨论和研究。会议决定,一是要在全校范围内迅速启动精细化管理工作,把精细化管理作为带队伍、促工作的有力抓手,强力推行;二是要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出符合学校工作特点与规律的精细化管理的制度与办法;三是要狠抓落实,充分发挥精细化管理的作用,推动学校各方面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会议决定把07年确定为“管理年”。3月初,在学校召开的新学期全校教职员工大会上,罗国文同志在讲话中对我校实施精细化管理工作进行了动员,林少菊同志在作《学校2006年工作总结和2007年工作要点》的报告时,对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为了切实将省厅精细化管理办法科学地移植到学校各项管理工作之中,学校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制订出了学校精细化管理工作思路,即以加强量化考核和日常考核为重点,通过学校考核与部门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学校24个部门不同的工作性质,按照“同类组合,横向可比,年终排队,纵向取优”的原则,对教学、学管和行政后勤三大系列分门别类建立了“周清、月结、年评”的考核指标体系。同时,为了加强对精细化管理工作的组织与领导,学校成立了精细化管理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其他党委委员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两级考核评比小组,学校党委副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政治部、办公室、纪委、教务处、学生工作处负责人等为办公室成员。其中,一级考评小组分为教学系列、学管系列,行政后勤管理系列三个小组;二级考评小组为各部门考评小组。为了把考核工作抓好抓落实,学校每年都制定了专门考核工作方案,对考核评比范围及对象、考核评比方法及程序、考评结果运用等内容进行明确;近两年来,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精细化管理的考核指标体系,先后分别出台了《学校年度考核评比工作方案》、《二级机构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系(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教研室年度工作考核方案》、《指导员工作量化考核办法》《区队管理量化考核办法》等精细化管理的规章制度。

二、严格实施,狠抓落实

学校在加强制度建设、建章立制的同时,狠抓了精细化管理制度的落实。

在学生管理上,学校坚持实行严格的学生管理工作量化考核办法。除了对指导员工作和学生区队管理工作严格实施《指导员工作量化考核办法》、《区队管理量化考核办法》以外,还针对学管对象和指导员工作性质另行制订了《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办法》,此办法分别对指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到岗到位、区队日常评比和完成工作任务及工作效果情况等方面进行严格考核评估。评估分为9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和45个三级指标,总分100分,各大队按照考评体系实施办法,每天对所辖学生区队的路队、纪律、劳卫等方面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详细登记,及时公布,做到“日清”;每周对学生管理进行小结,指导员每周日晚自习在学生区队进行小结,做到“周结”;每月初对本大队指导员上月工作进行考核,并在每月5日前将结果予以公布,同时报学生工作处备案,做到“月核”;每学期进行学期总结,每年12月底进行全年汇总并进行年度考核评估,做到“年评”。在到岗到位的考核上,要求指导员每天日常管理做到“八到位”,即早起床与早操(早自习)到位、上午路队检查到位、上午上课查课到位、中午路队检查到位、下午上课查课到位、下午训练督促到位、晚间新闻和晚自习查岗到位和晚就寝查铺到位。到岗到位情况实行刷卡机刷卡管理办法,以电子刷卡记录为依据,切实保证了考核工作的科学准确、公平公正。

在教学管理上,根据专任教师不坐班的工作特点,学校侧重以评估为突破口,加强了各类教学考核工作。2006年,学校启动了教研室教学工作考核,20072008年,在教研室考核工作的基础之上,新出台了《系(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并对《教研室工作考核评估体系》进行了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切实组织实施了系部工作、教研室工作、实验室工作的量化考核评估工作。同时,学校还制定、完善了《教师任职情况年度考核实施办法》、《教师年度任职情况考核评分细则》等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在此基础上,学校还成立了校级教学督导团,下设课堂教学评价组和教学行为与教学秩序督导组,全年进行听课和检查,进一步加强了教学质量监控,建立了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长效机制。在考核结果运用方面,学校严格按照系部、教研室和个人考核指标体系打分排队情况,决定年终的先进系部、优秀教研室和先进个人名单,并根据教研室优秀个人指标从排名榜中确定先进个人。

在行政后勤精细化管理方面,学校根据不同部门工作性质、工作内容不同的特点,分别从思想建设、管理工作、工作绩效、改革创新、公众评价等五个方面,科学地构建了《二级机构工作考核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下设14个二级条目,21个三级条目,每个子条目分别明确了考核内容、考核分数及考核等级标准,具有极强的操作性。该指标体系是各部门月结和年评工作的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为了加强平时考核工作,学校还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平时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真正实现了部门考核与学校考核、年度考核与平时考核的有机融合。近两年来,学校严格按照考核评估结果确定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分数列前三名的为先进处、系、队。优秀个人的评选也按照考核分数确定。对被评为优秀的个人与集体,学校利用校报、网站、广播站及其他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和推介,对集体年度考核评估的后两名,学校领导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诫勉谈话,并作出了对连续两年排名最后两名的部门主要负责人给予就地免职的决定。学校由考核评估确定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做法在教职员工中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学先进、赶先进,争先创优的思想氛围。例如,学校公共管理系在2007年度考核中被排在最后一名,2008年度,他们同心协力,奋起直追,最终获得了名列全校第二的好成绩,被评为先进单位,按规定学校将该系的主要党政负责人也评为了先进个人。2008年度,学校继续沿用精细化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名列前三名的学工处、办公室和成教部评选为先进单位,这三个部门的主要党政负责人被评为当年的先进个人。学校对三级机构评优评先也是根据考核打分排名确定的。

三、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两年多来,学校通过参照实施省厅精细化管理办法,开展正规化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我校学风、教风、校风的进一步好转,学校安全稳定有序,学风优良,近几年学生未发生一起大的群体性事件和安全事故;学生在国家历次大的政治事件中立场坚定,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旗帜鲜明的严格执行党的决定,紧要关头经常参与执勤,如3·14西藏事件、奥运火炬长沙、湘潭传递安全保卫等;学生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获得全面发展,在教育部组织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我校被评为优秀;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成绩突出,仅2008年,我校争取到的省教学质量工程项目达14项,其中省级优秀教研室1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教学能手1名、省级优秀教学实习基地2个、省级教改项目4项、省级精品课程2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3项,我校省教育厅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位居专科组第一;师资力量显著加强,08年底,我校教师中有硕士以上学位的129人,占专任教师比例的42.85%,有正高职称教师37人,占专任教师的12.29%,副高职称139人,占专任教师的46.18%,学校师资力量在全国同类公安院校位居前列。也正因为学校强化了管理,加强了考核,学校工作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2007年至2008年度,治安系蔡少铿教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和“湖南省第五届徐特立奖”,计算机系张波云博士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师”学校被评为“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湖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学校教务处、学工处被省教育厅分别评为“先进处室”。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工作还存在差距:一是工作开展不平衡,极少数部门重视不够;二是学校对各部门的平时考核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考评指标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下一步,学校将紧密联系实际,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配齐配强校级精细化管理工作的专门人员,修改完善各级各类考核办法,从6月份起,在全校规范并强力推行三大系列的周清月结工作,实行对学校二级机构和二级机构主要负责人的月考核排名。(校精细办供稿)

 

 

   简 讯  

410日,公安部致函教育部,明确表示支持包括我校在内的八所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申办本科院校,并恳请教育部将这八所学校列入2009年度本科院校申办计划。(办公室供稿)

 

421日上午,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胡大鹏一行四人来我校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调研。(政治部供稿)

 

57日上午,校党委在科技办公楼一会议室召开“深化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构建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专题会议。会上,校党委书记罗国文、校长林少菊充分肯定了总务处在整合后勤资源,推进节能减排方面所做出的成绩,同时要求总务处及全体后勤干部、职工进一步转变观念,理清思路,加强管理,强化监督,深化改革,厉行节约,积极构建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为学校升本工作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总务处供稿)